16 7月 2007
一百零一本大字典
酥餅大大似乎對韋伯字典情有獨鍾,三翻兩頭就搬出該字典替各式名詞下定義。去年施明德先生率領倒扁群眾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抗議,酥餅大大就引用韋伯字典,對「革命」一詞品頭論足一番。今年陳總統特赦楊儒門,酥餅大大再次搬出韋伯字典替「恐怖份子」下定義。這讓我想起去年我在anarch家裡的留言,我轉錄如下︰(部分內容有修訂)
----------
怎麼抱著一本韋伯字典就想要定義「革命」?先不說這種定義偏狹至極,韋伯字典就有好幾個版本耶,怎麼不先說清楚此定義是出自那一個版本?
韋伯字典自已經沒有版權了,光美國有好幾家出版社有出自己的韋伯字典,例如Merriam-Werster, John Wiley & Sons, Random House和 Encarta Webstre’s,Merriam-Werster公司就出了好幾款(Unabridged, Collegiate… )。總之,市面上找得找的韋伯字典至少十餘種,大小、厚薄皆不同。此外,韋伯字典為了符合新的時代需求,經常不定期改版,以增添新字或修訂字義。
所以不是抱著「一本」韋伯字典,就自以為暸解某一字的定義,至少也要交代清楚搞是那一家出版社、那一年份的韋伯字典?連這個都做不到,還敢拿這種定義說嘴?
其次,韋伯字典的創始人Noah Webster是美國國族主義者,他的第一本字典《A Compendiou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》出版於1806年,其目的就是要創立「美式」英語字典,用以區隔「英式」英語。像color是「美式」英語,colour是「英式」英語;center是「美式」英語,centre是「英式」英語,這種「美式」與「英式」英語拼字的區隔,始作庸者正是韋伯字典。
然而,當我們在討論一個英文字的定義時,怎麼可能只參考「美式」英語,而忽略「英式」英語呢?酥餅大大至少也要搬出牛津、Collins Cobuild或Macmillan等「英式」英語字典來跟「美式」英語相互對照呀。
再者,像「革命」這種這麼專業的字,最適切的解釋怎麼可能在「一本」一般性用途的字典上找到,至少也要翻翻牛津社會科學辭典,或牛津政治學辭典,找出真正專業術語上的用法與定義。
最後,要定義一個字,只是翻翻字典是最不認真的作法,因為不同學說、流派對於某一個字的解釋往往不太一樣,甚至南轅北轍,怎麼可能只用「一本」字典,就以為找到了真正的定義,並天真地把它當成聖經覆誦著,而且還是「一本」來歷不明的字典。
----------
我相信美國商學院圖書館的參考室裡,一定擁有近千本各式各樣的字典與百科全書,如果真的沒時間上圖書館找資料,網路資源也很豐富,可別死抱著「一本」字典,走失在象牙塔的迷宮裡呀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3 則留言:
字典,賦予「字」身分地位。一本字典,所羅列的字彙,表現其內涵、文明;編輯方式,呈現其內在、眼光。一本牛津字典,所代表的意義,包含「牛津」所代表的精神。你有你的精神? 米蘭昆德拉有,卡謬有…。
「革命」,從古典中文來思索,似乎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此般意涵。有一天觀看電視新聞時,“re-vo-lu-tion”倏地堅毅的語聲,在速度緊湊間清晰悅耳,對此字語調的簡白背景影像,在腦海中喚起的是聖真德趨光邀往與之的畫面。存在的二種記憶,它的力度感,有其異。言以「革命」是浪潮、洄瀾,而非毀滅。
“revolutio”是它的原樣,一個拉丁字。倘若我們細緻地一音節一音節地揣想它,是否此字所蘊含的意涵、的價值,又邈遠了?
每一本字典都有它的歷史,每一個字也是如此。每個世代對於某一個字的解釋或多或少會因應不同社會、文化、環境、地域上的需求而改變,字典則適時地反映了這些改變。
謝謝ansol的補充說明。
字典,適時地確實紀錄著世代的流變? 和著弱慢先生的補意,再度翻閱字典冊籍...。
有著二十年歷史的字典,版權頁上標示它曾經歷了一次蛻變;有著存在一百多年出版社的字典,字彙有其豐富的樣貌,有源流、有新境地;有著二百多人的思考與注繹,那些詞彙有其獨特且深邃的意涵...。
印載著字彙與語文的歷史典籍,是令人愛不釋手。
張貼留言